加速“双碳”目标实现: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解读

元描述: 深入解读国家《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(2024—2025年)》的政策内容,探讨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对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关键作用,分析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,以及对未来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影响。

引言:

2023年8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市场监管总局、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(2024—2025年)》,为推动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,强化标准计量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。这份方案不仅是标准和计量领域的“路线图”,更是助力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。该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?未来两年将如何具体实施?又将对哪些行业和领域产生重大影响?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方案,并探讨其对中国“双碳”目标实现的深远意义。

碳计量体系: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关键基石

H2: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战略意义

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离不开科学、准确的碳排放核算和监测。而标准计量体系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基石。正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平所言,研制计量基准、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,建立完善的碳计量溯源体系才能确保碳排放量的准确核算。

H3:标准与计量:双轮驱动,协同发力

《方案》将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作为推动“双碳”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,并将其划分为两大关键环节:

  • 标准方面: 2024年发布70项国家标准,涵盖碳核算、碳足迹、碳减排、能效能耗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,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。到2025年,面向企业、项目、产品的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,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  • 计量方面: 到2025年底前,研制20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,开展25项关键计量技术研究,制定50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,重点领域碳计量技术将取得重要突破,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计量能力基本具备,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相关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将稳步推进。

H3:标准计量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

《方案》明确了未来两年的目标,旨在推动“双碳”标准和计量工作取得重大进展:

  • 标准方面:

    • 加速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,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。
    • 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,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。
    • 加大项目碳减排标准供给,引导低碳项目发展。
    • 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,促进技术创新。
    • 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,推动产业绿色转型。
    • 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,提升产品能效水平。
    • 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研制,促进资源循环利用。
    • 扩大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,引导消费绿色化。

  • 计量方面:

    • 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,提升碳排放计量能力。
    • 加强“双碳”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,确保碳排放测量准确性。
    • 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,为碳排放核算提供技术支撑。
    • 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,突破关键技术瓶颈。
    • 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,满足不同行业碳排放计量需求。
    • 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,建立健全碳计量体系。
    • 完善“双碳”相关计量技术规范,规范碳排放计量工作。
    • 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,保障能源计量准确可靠。

H2:聚焦重点领域,推动节能降碳

《方案》明确了“双碳”标准和“双碳”计量未来两年的重点任务,并对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了细化。

H3:《方案》中的重点行业和领域

  • 标准方面:

    • 火电、钢铁、石化、化工、有色、建材等传统行业,以及电力、煤炭、纺织、交通运输等行业。

  • 计量方面:

    • 火电、钢铁、水泥、石化、化工、有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。

H3:重点任务解析

《方案》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,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计量任务:

标准方面:

  • 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: 加快研制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,例如火电、钢铁、石化、化工、有色、建材等行业。
  • 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: 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,引导企业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。
  • 项目碳减排标准: 加大项目碳减排标准供给,引导低碳项目发展,例如可再生能源项目、节能改造项目等。
  • 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: 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,例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、生物质能技术、氢能技术等。
  • 工业领域能耗标准: 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,推动产业绿色转型,例如钢铁、水泥、化工等行业。
  • 产品能效标准: 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,提升产品能效水平,例如家电、照明、交通工具等。
  • 循环利用标准: 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研制,例如汽车、电子产品、建筑材料等。
  • 绿色产品评价标准: 扩大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,引导消费绿色化,例如节能家电、绿色建材等。

计量方面:

  • 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: 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,提升碳排放计量能力,例如建立碳计量实验室、研发碳计量仪器等。
  • 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: 加强“双碳”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,确保碳排放测量准确性,例如研发高精度碳排放监测仪器等。
  • 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: 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,为碳排放核算提供技术支撑,例如建立碳排放核算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等。
  • 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: 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,突破关键技术瓶颈,例如碳排放计量溯源技术、碳排放数据分析技术等。
  • 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: 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,满足不同行业碳排放计量需求,例如电力、钢铁、石化、化工等行业。
  • 碳计量中心建设: 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,建立健全碳计量体系,例如建立国家级碳计量中心等。
  • 计量技术规范: 完善“双碳”相关计量技术规范,规范碳排放计量工作,例如制定碳排放计量方法标准等。
  •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: 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,保障能源计量准确可靠,例如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。

H2:资金保障与国际合作

H3:经费支持

《方案》强调了经费支持的重要性,提出要加大对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、基础通用和急用先行标准的支持力度。具体措施包括:

  • 各级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、基础通用和急用先行标准的支持力度。
  •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,支持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监测关键计量技术研究、仪器设备研发和应用、计量技术规范制定等。

H3:国际合作

《方案》强调了国际合作在推动“双碳”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,提出要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计量、标准领域国际合作,提升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。具体措施包括:

  • 持续开展国际标准适用性分析,在电动汽车、新型电力系统、生态碳汇等领域提出一批国际标准提案。
  • 加强新领域新技术国际合作,例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、可再生能源技术等。

H2:未来展望:标准计量引领绿色低碳发展

《方案》的发布,标志着中国“双碳”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。未来,标准计量体系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,引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进入新时代。

H3:标准计量体系将带来的积极影响

  • 促进产业绿色转型: 标准计量体系将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改造,提升产品能效水平,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。
  • 提升碳排放核算精度: 标准计量体系将提高碳排放核算精度,为碳排放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。
  • 推动低碳技术创新: 标准计量体系将推动低碳技术创新,为碳减排提供技术支撑。
  • 促进国际合作: 标准计量体系将促进国际合作,提升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话语权。

H2:常见问题解答

Q1:为什么说标准计量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?

A1: 标准计量体系是碳排放核算和监测的基础,确保碳排放量的准确核算和监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前提。

Q2:标准和计量如何协同发力推动“双碳”目标实现?

A2: 标准为碳排放核算、碳减排技术、碳交易等提供规范和依据,而计量则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两者相辅相成,共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。

Q3:重点行业和领域为什么需要优先开展标准和计量工作?

A3: 重点行业和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,开展标准和计量工作能够有效控制这些行业的碳排放,推动其绿色转型。

Q4:如何保障标准计量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?

A4: 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,同时也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,共同推动标准计量体系建设。

Q5:如何加强国际合作,推动标准计量体系建设?

A5: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,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在标准计量领域的交流合作,提升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。

Q6:未来标准计量体系将如何引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?

A6: 标准计量体系将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改造,提升产品能效水平,推动低碳技术创新,促进国际合作,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。

H2:结语

《方案》的发布标志着中国“双碳”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。未来,标准计量体系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,引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进入新时代。标准和计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,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。我们要积极推动标准计量体系建设,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提供坚实保障,为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力量!